烟台 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中的烟台经验主要有哪些)

烟台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2

烟台 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中的烟台经验主要有哪些)

目录

前言3

1.规划背景4

2. 一般要求11

三、优化城乡空间16

4.产业振兴21

5.人才振兴31

6.文化复兴40

7.生态振兴50

8. 组织振兴61

前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做好“三农”工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时代。一般捕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不仅对我市来说是重大责任、重大使命,更是重大机遇,为我市指明前进方向,为我市走下去提供根本依据,为我市乡村振兴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精神习近平在山东、烟台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坚持“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突出烟台特色,形成乡村振兴战略亮点烟台,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模式的烟台篇章。

为加强规划引领,明确烟台乡村振兴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及《山东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方案》、《山东省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山东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山东省推进农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山东省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工作方案》,特别是制定烟台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使命抓住历史机遇推进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市是一座工业、农业、海洋大城。具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基础条件。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在更高标准、更高水平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建设乡村。振兴齐鲁典范的烟台篇章。

规划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目标”如期实现,最艰巨、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这是我市引领发展、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前列的必然要求。这是实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山东工作总体要求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凸显烟台特色、形成烟台亮点,努力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模式烟台篇章,是烟台的重大历史任务。全市各级干部群众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只争朝夕,担当起“成功不一定是我的”使命,扎实深入、确保成效,创造经验,为乡村振兴齐鲁模式贡献力量。烟台电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我市农业由大向强转变的必由之路。烟台农业正处于加快由大向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有利于加快我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市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有利于提高我市农业质量、效率和效益。整体素质,实现我市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式转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农村人才短缺的重要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新时代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吸引大批懂科技、懂市场、懂法的专业实用人才下乡,有利于鼓励“大学生村官”、“三支”“易富”志愿者既能“干”又能“留”,有利于培养一批“三农”工作队伍懂农业、爱乡村、爱农民,让优秀人才继续搞好村务,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烟台生态城市的现实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农村是生态涵养的主战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烟台依山傍海,陆海兼备。山、海、岛、泉、河等各种生态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的山、河、林、田、湖生态系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统筹陆海生态建设,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底线抓好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污染防治,培育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经济,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和谐共处。人与自然,率先实现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有机统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烟台乡村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烟台是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也是胶东红色文化的发祥地、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具有良好的先进文化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繁荣发展先进乡村文化,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相结合,有利于烟台优秀传统文化焕发魅力和风采,助力乡村振兴。精力和精神可以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孕育良好的社会风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构建新农村治理体系的迫切需要。乡村治理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烟台是全国社会保障综合治理“七连冠”的城市,创新实施“法德先进”、“四德工程”等一系列乡村治理基础设施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方式,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基层管理水平,有利于加快形成自治、法治相结合的新型农村治理体系,以德治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市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农村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我市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最大的不足是农村发展不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提升农村民生保障,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全体农民有更大获得感、幸福感,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基础扎实,——个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乡村全面振兴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发展动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水平显着提升。 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08.79亿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累计改造中低产田超过120万亩。粮油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苹果、樱桃、葡萄酒产业领先全国,水产品、畜产品产量位居全省前列。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培育优质粮油、品牌水果、优质蔬菜、生态畜牧业、现代水产品等五大支柱产业,形成粮油加工、果品加工等加工储运、蔬菜加工、畜牧加工、水产品加工、粉丝加工。拥有酿酒、酿酒等绿色加工产业集群7个,涉农上市企业15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省级及以上企业72家。农产品出口32.95亿美元,连续10年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农业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农业物质、技术和装备条件大幅改善。拥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个、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9个。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农业“新六大产业”框架布局基本形成,农村电商、定制农业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全市土地承包权确权发证率、流转率分别达到95.6%和12.3%。集体林权改革深入开展,明晰产权701.39万亩,发证率达到93.2%。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清理资本化农村集体资产3.1亿元,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31个。市及蓬莱、海阳、招远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相继成立并投入运行。新农合金融改革试点、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粮食直接补贴、农业投入品综合补贴、良种补贴“三补合一”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农业政策保险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加快。截至2017年底,全市A级美丽乡村达1108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2个,省级以上传统村落认证81个,国家级创建特色小城镇2个,省级特色小镇12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村“七项改革”工程全面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改善持续推进。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路网体系。实现了与国省干道和城市道路的有效互联。在“村村通”“户户通”工程的基础上,启动了农村公路。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2664户,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40万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1%。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水平显着提高。实现城乡卫生一体化全覆盖。建设运营一体化、区域连片管理的污水处理模式初步形成。建制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覆盖率由45%提高到75%。

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初步形成,新型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新型城镇化率达到63.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51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3233.3601元。农村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医疗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建立;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建立完善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延伸。

脱贫攻坚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加强脱贫攻坚顶层设计和全链条设计,形成“1+27”政策体系。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社会脱贫攻坚格局基本形成。 2014年,全市共认定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4135人,认定省级脱贫攻坚重点村277个。经过2014年、2015年两年的扶贫开发,全市剩余贫困人口45201人,省级扶贫重点村277个。经过2016年、2017年两年的脱贫攻坚,全市剩余贫困人口基本脱贫,省级扶贫重点村全部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农村文明治理水平显着提升。烟台是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七连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具有良好的乡村文明和社会治理基础。大力推进优秀支部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村民自治不断深化,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公开、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的落实,有效保障了村民参与村庄管理的权利。继续加强农村法治和道德治理建设,创新实施“法德同进”、“四德工程”等一系列农村基层治理基础设施工程。 “四好”村(居)创建率达到90%。 “推进”深入有效。平安乡村建设不断深入,“雪亮工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一系列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农村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总的来看,我市“三农”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顺势而为,拥抱乡村振兴发展机遇

纵观我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呈现振兴发展态势。

农村产业转型升级趋势更加明显。随着农产品供需关系从长期短缺转向阶段性供给过剩,城乡消费结构升级对农业功能提出新要求。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已成为新时代。农业发展主题。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化、多元化,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社会化将进入大发展时期。农业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不断拓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