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设计方案(国家博物馆建设)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国家博物馆设计方案(国家博物馆建设)

1.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念设计方案征集。

2、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念设计方案征集附件。

2工程概况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邻公安部,北沿东长安街,与最高人民法院对面在南方。此次改扩建工程将以现有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为基础。建筑规模将从目前的6.5万平方米扩大至15万平方米。改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将成为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交流展览展示、学习教育、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博物馆建筑。

3设计构思与创意

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中华文明和历史的见证者,记录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因此,它蕴含着民族、国家、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作为博物馆,还体现出独特的建筑文化特色,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在建筑设计中,如何通过建筑语言传达这种信息,体现其深度,如何将建筑艺术与博物馆文化艺术的主题融为一体,相辅相成,是本次建筑创作的出发点和切入点,也是设计的中心思想。

3.1创意

设计主题:永恒的荣耀,沟通的桥梁

中国国家博物馆记录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设计中通过建筑空间和环境的营造,凸显光辉主题,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同时,博物馆是一座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它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综合性文化展示;它也是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文化、人与人互动和沟通的桥梁。

3.1.1体味辉煌之意

在设计中,通过建筑空间、环境、风格、形式的营造,借助声、光、色彩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宏大、广阔的气势,使人们从各个方面都能享受到视觉、听觉、触觉和感觉。能够深刻体会到荣耀的含义。

1、建筑空间组织:

建筑空间通过纵向和横向的轴线连接,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纵轴表示时间,横轴表示空间。纵横轴交织,展现历史全貌,预示着国家和民族正在从辉煌走向更大辉煌。

2. 建筑环境组织:

从广场到内部庭院,从周边环境到内部温室连廊和绿色中庭,建筑运用光、光、色、影等多重处理手法,结合馆内收藏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物展示。博物馆,营造出绚丽的场景。和环境氛围。

3、建筑风格与形式:

博物馆新馆采用简洁明朗的建筑体量,结合优雅清新的立面风格,与老馆宏伟的建筑形式相呼应,形成了宏伟、端庄而又灵动的建筑形象。

3.1.2感受沟通之桥

时空显示:

通过建筑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的空间序列的打造以及横向公共空间中多座桥梁的设置,博物馆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过去与现在、连接未来的目的是完全实现了。

人类与自然:

把国家博物馆变成博物馆公园。通过建筑内外空间和环境的营造,形成系统的绿色生态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对话与交流。

人物与历史:

通过博物馆内文物的展示、内部主题公共空间的打造、纵向和横向空间序列的组织,形成人与历史的交流与沟通,从而达到教育和启蒙的效果。

人文与文化:

通过馆内展品的展示、历史廊道的建设以及博物馆本身新旧建筑的有机融合,实现全方位的文化展示,促进人与文化的直接对话与交流。

人与人:

博物馆营造的空间和环境氛围创造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陶冶情操、进行文化休闲和交流的首选场所。

3.2构思

3.2.1城市空间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首都中心广场。它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其空间形态的变化,必然对长安街的广场空间和建筑形态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旧建筑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如何通过新建筑的建设来改善城市空间形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次规划的扩建部分集中在老建筑中部,保留了老建筑原有的西、南、北立面。中间新建部分在原建筑基础上向东扩建,同时增设一层。新建筑是一个简单的立方体嵌入旧建筑的中间,形成新旧的无缝融合。该改扩建建筑具有以下城市空间特征。

尊重与改进并重:

尊重天安门广场现有的环境特征和城市空间形态。博物馆新建部分沿广场一侧尽可能模糊、建筑体量较低,保留了老建筑原有的西立面、柱廊和入口前的广场,从而保持和延续了人们的刻板思维和方形空间的记忆。另一方面,入口广场经过重新设计,体现出宜人的环境和丰富的空间趣味,使其成为人们停留和活动的场所,体现了亲民、民主的宗旨。

保持与改进并重:

保持长安街建筑形态的完整性和协调性。新建部分距离长安街后退,形成良好的沿街空间形态。

善待你的邻居:

与东侧公安部大楼形成良好的空间组合。规划中的公安部大楼沿长安街及其西侧道路呈L型布局。主入口位于西侧,与国家博物馆东扩区对面。考虑到西街区公安部大楼建筑体量巨大,本方案将新增部分集中在建筑设计的中部,避免压迫道路,形成良好的空间形态。同时,考虑到公安部的特殊使用要求,国家博物馆东侧不设公共出入口,仅设有博物馆内部出入口,避免大型户外聚集区域确保公安部的安全和便利。

扩建后的博物馆建筑造型与天安门广场西侧人民大会堂的建筑体量相呼应,完善了广场的空间形态。

可持续发展:

考虑到博物馆收藏和研究的不断发展,本方案在改扩建过程中尽量将建筑集中,留出开放空间,以利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2.2新老建筑的融合

这次改扩建是在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的,原博物馆建筑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象征的著名建筑。因此,建筑的改扩建必须注重新旧建筑的对话,协调两者的关系。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了以下建筑策略来整合新旧建筑的空间和形态。

有机种植:

尊重原建筑的历史和建筑文化,保留老建筑的主要立面和空间特征。新建部分在建筑规模、空间特征、立面肌理等方面继承了老建筑的特点,在空间的内在规律方面延续了老建筑的内在内涵和精神。同时,新建筑从中间嵌入旧建筑之中。随着老建筑向新建筑的过渡,新建筑也逐渐由“空”向“实”转变,既体现了对老建筑的保护和尊重,又体现了建筑风格。有机增长和整合的特征。

新旧区别:

建筑是时代的产物,必须具有当代特征。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保持老建筑的原汁原味,而新建筑则采用全新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从而形成新旧建筑的鲜明对比,体现特色不同时代的。

保护和更新:

保持建筑原有的文化氛围和特色,同时根据当代博物馆功能的要求重新整理空间和布置设施。原博物馆中部和东扩建部分形成了新的展览空间和公共空间。中间部分原来的外墙被改造成室内装饰墙,达到了保护和再利用的效果。

3.2.3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

在设计中,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当代精神的表达相结合,展现独特的个性和品质。

传统文化的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太极、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八卦。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哲学观点和宇宙观,植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心理深处。传统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都有这些哲学思想和文化内容。本规划设计力求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符合北京古城的内在逻辑。

坤之即方

老北京城和皇家紫禁城都以传统文化中的“坤”为基础,以方形作为古都的基本形状。在本次规划设计中,新部分被设计成简洁的方形造型,与原有的老博物馆建筑相呼应,也符合古都的城市机制。

大中之政

古语云:“大而刚,大而强”。这说明了传统文化对“居中”品质的重视。设计中,保留并强化了博物馆东西向的中轴线,同时打造了南北向的空间轴,体现了“大、中、直”的空间形态。

太极阴阳

古语有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宇宙阴阳合为太极”。它体现了世间万物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在设计中,这种传统文化特色通过整体布局、内部空间、建筑风格等多重“虚实”对比和空间构成来体现。

天地人文

传统文化尊崇天、地、人“三才”,强调天人合一。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文化、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体现在空间与环境的融合与联系上。

四个符号和五个元素

传统文化强调太极生二礼,二礼生四像,四像生八卦。四象规定了东、南、西、北四个不同方向,分别对应青龙、白虎、赤鸟、玄武。建筑设计中,根据不同方向在立面上设计相应的标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学说占有重要地位。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代表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本质。设计中,博物馆的五个内院对应了五行主题,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当代精神的体现:

中国国家博物馆虽然应具有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遗产,但也必须是一座具有时代气息和当代精神的现代博物馆。

现代博物馆对内具有文物收藏、保护、研究、交流的功能,对外具有展示、交流、文化休闲和文化经济的功能。内部功能与外部功能通过文化信息的传播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设计中将博物馆空间组织成高效适用的空间,并安装数字化现代化设施,使其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同时,还注重其环境和公共区域的打造,体现博物馆公园的特色,实现博物馆经济的良性循环。

4总体布局

4.1功能分区及结构组织

从总体布局上看,博物馆分为南区、中区、北区三部分。建筑物围绕东西轴线对称排列。功能用房分别围绕南、北两个内院布置。中心区西侧为开放广场,东侧为内庭院,其间组织着各类功能用房。改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西、南、北三面保持了原有的建筑形象和空间形态。新建部分集中在建筑中部,尽量减少对长安街和天安门广场的影响。

博物馆西侧的广场成为连接天安门广场和博物馆内院的重要空间,创造了空间序列的高潮和亮点。它已成为博物馆建筑最重要的室外空间和人们交流、沟通的场所。

4.2交通组织

在博物馆的交通组织上,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系统和公共交通站点,实现人车分开。

建筑东侧设置两个机动车出入口,主要用于内部车辆和展品运输。它们与西侧和北侧的观众流分开,互不干扰。东北侧和东南侧将提供少量地面绿化停车位供内部使用。建设用地南侧设置机动车出入口,主要供观众车辆和科研人员车辆通行。建设用地北侧设有机动车入口,主要供来宾和观众通行。场地东北端和东南端设有地下车库出入口。博物馆主入口设在场地西侧,主要供行人通行。在重要仪式期间,贵宾车辆也可以进出。地块南北两侧开设人行出入口,方便地铁人流和广场人流进出。

博物馆主入口设在建筑西侧,贵宾入口设在北侧,研究员入口设在南侧,后勤入口设在东北侧,文物展览入口设在东南侧。整个馆区的人流、车流、参观者和内部工作人员的流动、展品的运输和参观活动的流动严格分开,互不干扰。

4.3环境营造

博物馆环境建设中突出绿色、水景和传统文化主题,使建筑矗立在绿色之中,毗邻水景,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博物馆的整体环境充满灵动与活力。在环境营造上,东西轴线上的广场、前厅、中庭、内庭院是人们停留和活动的中心区域。设计中,展馆珍品沿东西轴线排列,形成气势宏伟、空间序列完整。建筑内五个庭院,按照金、木、水、火、土的主题营造庭院空间和环境。通过增加大量的主题雕塑和景点,大大增强了环境的趣味性和亲和力,使自然与人类的联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让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5建筑设计

5.1平面设计

博物馆新部分位于老建筑的中部。在原建筑基础上向东扩建66.5米,南北长150米,地上四层。

建筑分为北区、中区、南区三部分。这些区域是通过一系列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公共空间来组织的。博物馆地下一层设有文物仓库、机房和机动车辆。

THE END